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世家再醮记手机小说无删
八年小说网
八年小说网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架空小说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耽美小说 竞技小说 言情小说 都市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小说免费看 灵异小说 玄幻小说 总裁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科幻小说 推理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首发的小说 清茗学院 母姐攻略 母女逢舂 我家女人 开放家庭 姐弟悦乐 乡村故事 姐夫不要 乱云飞渡 神雕出轨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八年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世家再醮记  作者:华飞白 书号:47543  时间:2018/12/1  字数:4493 
上一章   ‮泽之帖法 章五十四百一第‬    下一章 ( → )
  却说圣人虽是満口答应了指点李治与崔渊,但也没有忘记来苑的目的。他吩咐宮人将他们且带到附近的⽔阁中去,自己又去了长孙皇后处探望。亲眼见皇后⽇渐好转,他一时⾼兴,便又重赏那些个佛医道医。因真定长公主是举荐之人,他也毫不吝啬地说要给她升汤沐邑封户。大概是太过‮奋兴‬的缘故,他张口便豪地许诺说,给她加到万户之数。所谓万户只是虚封,但按照旧例,便意味着实封千户。

  以眼下的规矩,公主享用汤沐邑实封三百户,长公主则有翻倍六百户之数,升作大长公主之后便再加三百户——到得同安大长公主这种辈分,又得圣人尊重,才在前些年拥有了千户实封。真定长公主自然不想做这等出头之鸟,当下便‮劲使‬地给长孙皇后使眼⾊。长孙皇后看得有趣,含着笑毫不留情地替她拒绝了。她用的理由很简单,于国有功才能大升实封,不然只会给真定长公主招来群谏,反倒不美。真定长公主也连连颔首,说与其赏加实封户,倒不如给她一座京郊的别院更实在些,也便于她避暑。

  回过神来之后,圣人亦觉得若想兑现这个许诺,丢到前朝发敕旨,肯定会引来轩然大波。但子与妹妹如此贤惠,无形之中替他提前消灭了来自心腹臣们的谏言,他心里又颇有些不是滋味。于是,怏怏不乐的圣人默默地旋踵去了⽔阁。

  将嫡长子与嫡次子宠成了熊孩子,已经习惯于无视群臣苦口婆心的劝谏,始终保持几乎毫无原则宠溺子的风格——圣人大概从未体会过宠溺疼而不能实现的滋味。而一向知情知趣的长孙皇后、真定长公主,当然也难以理解他的満心怅然。喜将熊孩子宠上天的耶耶,和喜通情达理的好孩子的阿娘,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于是,宠溺*未能得到満⾜的圣人来到⽔阁,在看见晋王李治与崔渊的那一刹那,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雉奴、子竟,你们究竟有什么事想请教于我?”

  这⽔阁是圣人近来时常流连之地,因此墙上挂満了他较为欣赏的书画。甚至,有一面墙上专门并排列着诸臣的《兰亭集序》摹本。至于真迹,圣人恨不得每天暗地里捧着欣赏,又哪里舍得让众人瞧见。李治与崔渊便立在这面墙跟前,低声地讨论着这些摹本的优劣之处。

  因李治见过多回,自是知道各种摹本都是何人所作。他有意考一考崔渊,便指着那些摹本一一问是谁所书。崔渊不过端详片刻,便答得*不离十。两人对视,心中都觉得十分畅快,忍不住朗声笑了起来。

  这时候,听得圣人询问,李治回首笑道:“阿爷,方才子竟评了这些《兰亭序》摹本,儿子觉得很有道理。子竟,你不妨再说来听听。”

  圣人很‮趣兴‬地走到二人⾝侧,颔首道:“唔,许多人都评过这些摹本,且让我也听听,子竟的评论究竟有何不同。”

  虽说书写摹本的都是些久负盛名的长辈,但崔渊骨子里确实沉淀着魏晋名士的狂,也不甚在意这是在天家⽗子面前,便娓娓评述起来。他年纪轻轻,在外又素来显得颇具锋芒,因而用词也格外犀利,完全不给那些长辈面子。虽说评点得都很有道理,但也因锋芒毕露的缘故,多少略有些偏颇之处。最终,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十几幅字,写得最好的,也不过得王右军七分神韵而已。”

  圣人听得哈哈大笑,指着他道:“分明从未见过真迹,评别人倒是毫不留情。也不知你自己临摹起来,是否能得七分神韵?”

  崔渊遂脸⽪很厚地接道:“圣人让臣看摹本照着书写,自是顶多也只能得七分神韵。若是瞧了真迹,再能揣摩些时⽇,约莫便能得*分神韵罢。”当然,具体要揣摩多久,方能得*分神韵,他却并未说死,给自己留了几分余地。

  李治也跟着道:“阿爷,子竟也工于行书,不如让他试上一试?说不得,阿爷这面墙上又能挂上一幅好字呢?”

  两人的目标实在太过明显了,圣人心中一清二楚,便道:“原来你们口口声声说是请教,其实就是冲着这《兰亭序》真迹而来的。倒是让你们想了个巧法子,哄得我心里生出好奇,不知不觉便松了口。”他是王羲之的脑残粉,拿出偶像所书的真迹自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因方才心里存了一口怅然之气的缘故,转念想了想,便又答应了:“罢了罢了,便暂时给你们欣赏些时⽇罢。不过,只得一个月为期,不许赖着不还。”

  李治回道:“阿爷,我和子竟哪里像是赖着不还之人?”

  圣人瞧着两人笑得十分快、依稀仿佛摇起了背后蓬松的狐狸尾巴,不由得嘀咕道:“哪里都像。”眼见着心腹宦官将装着《兰亭序》真迹的⽟盒捧了出来,他又是心疼又是懊悔,不住又叮嘱道:“记住,以一个月为期,不许耍赖。另外,子竟你的府试准备得如何了?别因临摹这《兰亭序》,反倒误了科考。”

  “圣人尽管放心,半点不会耽误府试。”崔渊笑着应道,“臣与大王都说好了:臣⽩天观赏法帖、临摹法帖,晚上准备科考;大王⽩天与臣一同观赏临摹法帖,晚上再带回宮继续揣摩品鉴。”

  李治的晋王府已经建好了,⾜⾜占了保宁坊一坊之地。保宁坊虽然在朱雀大街上,但距离城南门明德门也只隔了一个安义坊而已,离北边的皇城、宮城格外遥远。子心切的圣人自是不愿意让他去住晋王府,便借口让他留在长孙皇后⾝边侍疾,一直将他留在宮中、留在⾝边。此时听得《兰亭序》晚上还会随着嫡幼子回宮,圣人这才露出了笑容:“雉奴,你们若有什么发现,记得及时与阿爷说。你们俩每天的摹本,也带回宮让我看看。”

  李治自是立即答应了:“阿爷既然要看,也须得给我们些评点才好。如此,子竟才能书写出得王右军*分神韵的摹本。至于儿子,也努力写到五六分罢。”

  圣人抚着长须,満意地笑起来:“评点自然是不会缺的,你们二人到时候可别觉得我严苛。我几乎每⽇都看这《兰亭序》,虽说摹本尚有不⾜,但评点摹本却是人人都不及我的。”他话语之间颇为自得,李治与崔渊便忍不住簇拥着他到书案前,亲眼看他书写一份摹本。

  三人写写,趣味盎然。崔渊也用行书写了一遍《兰亭序》。他的书法并不似王右军那般自然圆融、已臻化境,而是笔走龙蛇、潇洒自若、隐蔵狂势。圣人见了,评点道:“想是你近来一直练习草书,行书中也多了几分狂意。论起来,草书或许更适合你的情。”

  崔渊回道:“臣的阿爷还叫臣练习虞公、欧公和褚公的楷体,再多写一写汉隶与秦篆,磨一磨情。他说,若不将臣的棱角打磨得圆润些,在官场上只怕会撞得头破⾎流,反倒容易折断。”

  圣人摇摇首:“你虽有狂,却并非不通世事之人。你阿爷也是担心过甚了,就许他怀着胆气,不许你所向披靡不成?而且,以你的言辞脾,若能⼊御史台,便是大善。”

  崔渊却道:“回圣人,臣在京城里待了两年,早便有些待不住了。与其天天念想着离开长安继续周游大唐,倒不如求个外放,去个山清⽔秀之地得好。”

  圣人与李治闻言,都怔了怔。而后,圣人便应道:“也罢,勉強将你留下,也没什么趣味。你想好了要去何处,到时候尽管与我说便是了。”

  崔渊自是赶紧拜谢,又低声音道:“此事臣的阿爷暂时不知,还望圣人与大王替臣保守这个秘密才好。”

  天家⽗子两个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都有些期待起来:明年崔敦得知他外放的消息的时候,脸⾊又会有多精彩呢?崔家⽗子俩相处的方式一向很独特,那时候的场面一定很有趣罢。

  而后,崔渊淡定地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帖子,放在书案上。李治仔细一瞧,笑道:“这是谁仿造了你的文会帖子?若不是深知你笔迹的人,恐怕都辨不出真假。子竟,想不到你的笔迹也有摹本了。”

  圣人看了看,不以为意道:“不过得三分神韵罢了。子竟的笔意特别,难以模仿。尤其有几个字,大概未能得见你的笔迹,便索自己写了,更有些不伦不类。”

  “臣刚见到时,也颇为意外。还想着要时刻带着这帖子,寻出写帖子之人,好好询问一番。臣的文会也没什么名气,何必仿造帖子与别人?若是想来,便给我投书帖、画作就是了。随手临摹便有如此功力,想必于书道也颇为精通才是。”崔渊道,“不过,方才见了这面墙上的摹本,臣忽地便豁然开朗了。臣一观《兰亭序》,还能请大王一同想方设法从圣人这里借来。许多人仰慕诸公的书帖,却只听闻他人评说,从不曾亲眼见过。如此,倒不如将我收蔵的书帖真迹都拿出来给众人临摹,也好教更多人能品鉴大家之作。当然,有人如此欣赏我的行书,我也不吝当场写就,让他们留下摹本。到时候,将上佳的摹本都挑出来,让擅书者多临摹几份,集结成卷轴,也好教更多人能窥得书道门径。”

  圣人双目微眯,忍不住颔首笑赞道:“此举大善。世家子犹可寻得先辈法帖效仿之,寒门子却遍寻不着练习书法的好法帖。将摹本散发出去,寒门‮弟子‬都可得益于此。趁着各州解送的举子到长安,还可令他们将这些摹本卷轴带回去修习临摹,惠及天下寒门子。”

  李治便道:“子竟,你想出了这般好主意,我也帮不得你什么,只能将我所蔵的那些名家真迹都拿出来了。”

  崔渊立即拜谢他:“需要大王帮忙的时候还多得很呢。首先,评选摹本只我一人定是不够的。且大王也有擅长临摹之书体,不妨也参与评选罢。若是此事能成,天下文人士子便都受了圣人与大王的惠泽。”

  圣人挑眉笑问:“你出了主意又持此事,雉奴也帮着出了名家真迹、还须临摹评选,我却是什么事都不曾做,何处泽被天下文人士子了?”

  崔渊指了指李治抱在怀中的《兰亭序》真迹,坦然道:“这一幅《兰亭序》真迹,便抵得过大王与我所有的收蔵了。是故,圣人的惠泽⽇后必将传遍天下万民。”

  圣人听了,龙心大悦,仰首大笑起来。

  就在此时,宮人传话道:“司徒(长孙无忌)、谏议大夫(褚遂良)求见。”圣人立刻让⾝边的宮人将书案收拾⼲净,又对李治、崔渊和颜睦⾊道:“方才的主意很是不错,《兰亭序》便许你们多留一个月。去罢,去罢,若摹本集成了卷轴,别忘了给我带一卷。”

  “头一卷便献给阿爷。”李治満口答应,便与崔渊一同行礼离开了。

  两人出⽔阁时,面遇上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崔渊立即给他们见礼。时任正一品司徒的赵国公长孙无忌虽是舅⽗,看见李治时却并不显得十分亲热,只是唤了他一声“九郞”李治倒是停下脚步,恭敬地叫他“舅⽗”舅甥二人见礼后,时任正五品谏议大夫的褚遂良礼数周到地给李治行礼,又与他寒暄了几句,这才跟在长孙无忌⾝后⼊了⽔阁。

  他们自是不知,圣人见了两位臣之后,便忍不住炫耀起了方才的“泽被万民”之举。在他看来,这虽是崔渊的主意没错,但自家雉奴亦全程参与,也算是要做一件为耶耶分忧解难的大事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听得,有些意外又有些期待,便顺着圣人说了几句,也预先讨了两份摹本卷轴。圣人一时动,心里盘算着给诸位重臣都预留一份。不知不觉间,晋王与崔渊二人,便在诸臣之中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影子。 Www.BaNiANxS.Cc
上一章   世家再醮记   下一章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世家再醮记》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世家再醮记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华飞白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