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汉文学史纲要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汉文学史纲要 作者:鲁迅 | 书号:43301 时间:2017/11/5 字数:4756 |
上一章 章文至字文自 篇一第 下一章 ( → ) | |
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 在昔原始之民,其居群中,盖惟以姿态声音,自达其情意而已。声音繁变,濅成言辞,言辞谐美,乃兆歌咏。时属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郁于內,则任情而歌呼,天地变于外,则祗畏以颂祝,踊跃 ![]() ![]() 然而言者,犹风波也, ![]() ![]() ![]() ![]() ![]() ![]() 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 许慎〔5〕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 ![]() ![]() ![]() ![]() 连属文字,亦谓之文。而其兴盛,盖亦由巫史乎。巫以记神事,更进,则史以记人事也,然尚以上告于天;翻今之《易》与《书》,间能得其仿佛。至于上古实状,则荒漠不可考,君长之名,且难审知,世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7〕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有巢燧人〔8〕伏羲神农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降及轩辕,遂多传说,逮于虞夏,乃有箸于简策之文传于今。 巫史非诗人,其职虽止于传事,然厥初亦凭口耳,虑有愆误,则练句协音,以便记诵。文字既作,固无愆误之虞矣,而简策繁重,书削为劳,故复当俭约其文,以省物力,或因旧习,仍作韵言。今所传有⻩帝《道言》〔9〕见《吕氏舂秋》),《金人铭》〔10〕(《说苑》),颛顼《丹书》〔11〕(《大戴礼记》),帝喾《政语》〔12〕(《贾谊新书》),虽并出秦汉人书,不⾜凭信,而大抵协其音,偶其词,使读者易于上口,则殆犹古之道也。 由前言更推度之,则初始之文,殆本与语言稍异,当有藻韵,以便传诵“直言曰言,论难曰语”〔13〕,区以别矣。然汉时已并称凡等于竹帛者为文章(《汉书》《艺文志》);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于目睛者皆属之。梁之刘勰〔14〕,至谓“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文心雕龙》《原道》),三才所显,并由道妙“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其说汗漫,不可审理。稍隘之义,则《易》有曰“物相杂,故曰文。”〔15〕《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可知凡所谓文,必相错综,错而不 ![]() “也”;“北,彣彰也”〔17〕。盖即此义。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 刘勰虽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而晋宋以来,文笔之辨又甚峻。其《总术篇》即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萧绎〔18〕所诠,尤为昭晰,曰: “今之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是之流,泛谓之笔。 ![]() ![]() (《金楼子》《立言篇》)盖其时文章界域,极可弛张,纵之则包举万汇之形声;严之则排摈简质之叙记,必有藻韵,善移人情,始得称文。其不然者,概谓之笔。 辞笔或诗笔对举,唐世犹然,逮及宋元,此义遂晦,于是散体之笔,并称曰文,且谓其用,所以载道,提挈经训,诛锄美辞,讲章告示,⾼张文苑矣。清阮元〔19〕作《文言说》,其子福又作《文笔对》,复昭古谊,而其说亦不行。 〔1〕吕不韦(?—前235)战国末期卫国濮 ![]() 八阙,据《吕氏舂秋·仲夏纪·古乐》载,即《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敬天常》、《建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2〕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北海⾼密(今属山东)人。 所撰《诗谱》,分别说明《诗经》风、雅、颂各部分的地域、时代等情况;《诗谱序》总述《诗经》的形成与时代的关系。上皇,指伏羲氏(亦称庖牺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3〕据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 斲木为耜, ![]() ![]() 〔4〕《易》又称《周易》,我国古代占卜书。分经与传。经有卦、卦辞、爻辞三部分;传有十篇,是对经的解释。 〔5〕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偃城)人。所撰《说文解字》三十卷,系文字学的重要著作。下文“书者,如也”唐孔颖达《尚书序正义》:“《璇玑钤》云:‘书者,如也。’则书者,写其言,如其意,情得展舒也。”八岁⼊小学,《大戴礼记·保傅篇》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保氏教国子,《周礼·地官》载:“保氏掌谏王恶,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指礼、乐、 ![]() 〔6〕岣嵝禹书湖南衡山嵝峰上,有碑文七十余字,字体奇古,相传为夏禹所刻,实系后人伪托。 〔7〕三皇诸说不一。《帝王世纪》云:“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西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帝之书谓之三坟”;唐孔颖达《正义》:“三皇之书为三坟。” 〔8〕有巢、燧人皆传说中氏族首领。相传有巢教人巢居,因号有巢氏;燧人教人钻木取火,开始 ![]() 〔9〕⻩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史记·五帝本纪》:“⻩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道言》,散见《吕氏舂秋》、《淮南子》等书。如《吕氏舂秋·去私》记⻩帝之言曰:“声 ![]() ![]() ![]() ![]() ![]() ![]() 〔10〕《金人铭》西汉刘向《说苑·敬慎》记孔丘在周太庙见一金人(铜人),背上刻有铭文,有句云:“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11〕颛顼据《帝王世纪》载,颛顼即“⾼ ![]() 《大戴礼记·武王践祚》载颛顼《丹书》语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 ![]() ![]() 〔12〕帝喾据《帝王世纪》载,帝喾即“⾼辛氏,少皡之孙”少皡为⻩帝之子。《贾子新书·修政语(上)》记帝喾语云:“德莫⾼于博 ![]() 〔13〕“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语见《说文解字》第三卷。 〔14〕刘勰(?—约520)字彦和,南朝梁南东莞(今江苏镇江)人。所撰《文心雕龙》,十卷,五十篇,是国中第一部系统 ![]() ![]() ![]() 〔15〕“物相杂·故曰文”语见《易·系辞(下)》。物,指 ![]() ![]() ![]() ![]() 〔16〕刘熙字成国,东汉末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事迹不详。 所撰《释名》,八卷,以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字义,推究事物所以命名的由来。 〔17〕“,彣彰也”许慎《说文解字》原作“北,有文章也” 清段⽟裁注:“彣,也,有部曰彣,有彣彰也。”彣,段注:“以⽑饰画而成彣彰。” 〔18〕萧绎(508—554)即梁元帝,自号金楼子。初封湘东王,后即位称帝。所撰《金楼子》,笔记体著作,原为十卷,今存六卷。下文的阎纂,即阎缵,字续伯,晋巴西安汉人。曾为太傅杨骏舍人,《晋书》有传。伯松,姓张名竦,西汉末年武 ![]() ![]() ![]() ![]() ![]() 〔19〕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清仪征(今属江苏)人,历任两广总督、体仁阁大学士等。著有《揅经室集》,其中《文言说》、《文韵说》、《与友人论古文书》等篇,论析文笔之分。其子阮福撰《文笔对》,谓“有情辞声韵者为文”“直言无文采者为笔”此文收⼊他所编《文笔考》一书,又见阮元《揅经室三集·学海堂文笔策问》。 wWW.bAnIanXs.cc |
上一章 汉文学史纲要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汉文学史纲要》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汉文学史纲要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鲁迅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