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且介亭杂文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且介亭杂文 作者:鲁迅 | 书号:43289 时间:2017/11/5 字数:3051 |
上一章 君农半刘忆 下一章 ( → ) | |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2〕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京北。他到京北,恐怕是在《新青年》〔3〕投稿之后,由蔡孑民〔4〕先生或陈独秀〔5〕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6〕“她”字和“牠”字的创造〔7〕,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寝⽪”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內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 ![]()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海上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 ![]() ![]()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8〕,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兴了“驷不及⾆”〔9〕,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10〕。五六年前,曾在海上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 ![]() ![]() ![]() ![]()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 ![]()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 ![]() ![]()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海上《青年界》月刊第六卷第三期。 〔2〕半农刘半农(1891—1934),名复,江苏江 ![]() 〔3〕《新青年》综合 ![]() 〔4〕蔡孑民(1868—1940)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教育家。反清⾰命组织光复会的创始人之一,后又参加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任教育总长、京北大学校长等职;“五四”时期赞成和支持新文化运动。 〔5〕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原为京北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一九二一年国中共产 ![]() ![]() ![]() ![]() 〔6〕答王敬轩的双鐄信一九一八年初,《新青年》为了推动文学⾰命运动,开展对复古派的斗争,曾由编者之一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把当时社会上反对新文化运动的论调集中起来,摹仿封建复古派口吻写信给《新青年》编辑部,又由刘半农写回信痛加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在当年三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 〔7〕“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刘半农在一九二○年六月六⽇所作《她字问题》一文中主张创造“她”、“牠”二字,他说:“一,国中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 ![]() ![]() 〔9〕“驷不及⾆”语出《论语·颜渊》,据朱熹《集注》:“言出于⾆,驷马不能追之。” 〔10〕《语丝》第四卷第九期(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曾发表刘半农的《林则徐照会英吉利国王公文》,其中说林则徐被英人俘虏,并且“明正了典刑,在印度舁尸游街”不久有读者洛卿来信指出这是史实 ![]() 〔11〕 ![]() ![]() ![]() ![]() 〔12〕指刘半农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发表于《论语》、《人间世》等刊物的《桐花芝⾖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参看《准风月谈·“ ![]() |
上一章 且介亭杂文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且介亭杂文》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且介亭杂文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鲁迅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