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史铁生散文、随笔集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31 时间:2017/11/4 字数:5068 |
上一章 来去归 下一章 ( → ) | |
我知道,北玲有一桩未了的心愿:回陕北,再看看那片⻩土连天的⾼原。她曾对我说过,当她躺在国美的医院里,刚从那次濒死的大手术中活过来,见窗台上友人们送来很多鲜花,其中有一束很像⻩土⾼原上的山丹丹,想必也是百合类。她说,她熬着伤痛,昏睡,偶尔醒来就看见那束花在![]() 她说:“等我的病见好一点,立哲要带我回一趟陕北。” 立哲,北玲的丈夫。就是那个孙立哲——当年的知识青年模范,在窑洞里为农民作手术的⾚脚医生。立哲当年的事迹颇具传奇⾊彩:只上过初中二年,却在土窑洞里作了上千例手术,小至切除阑尾,大至从腹腔里摘出几十斤重的肿瘤。我可以作证这既非讹传也无夸张。我与力哲中学同学,在陕北 ![]() ![]() 最早听说北玲,大约是74年,听说陕北知青中有几个师大女附中的才女正写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才女中就有吴北玲这名字;那时我也正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这名字于是记得深刻。第一次见她是在78年,初秋,下着小雨,一个⾝材颀长的女子跟在立哲⾝后走进我家。立哲说,她叫吴北玲,也是陕北 ![]() ![]() ![]() ![]() ![]() ![]() 此后立哲住在我家养病,陕北十年给了他终生受益的磨炼,同时送给他一份肝炎。北玲在北大呆不住,几乎天天往我家跑,当然是因为立哲。那时我初学写作,写了拿给北玲看,不知深浅地占去这痴情人的很多时间;北玲的文学鉴赏力值得信赖。她常常是下午下了课来,很晚才走,每次进得门来,脸上都蔵不住一句迫切的话:立哲呢?如果立哲不在,她脸上那句话便不断地响,然后不管立哲在哪儿她就骑上车去找。立哲正在⾝体上和政治上经历着双重逆境,北玲对他的 ![]() 半年后,立哲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二医的研究生,北玲迂回着表露她的骄傲:“真不知这小子什么时候看的书,试考前三天还又钓鱼又跳舞呢。”有一天一伙同在陕北 ![]() ![]() “精神病!这哪儿来得及?”“有什么来不及?陕北这帮人一块吃顿饭就得。” 婚后不久,立哲和北玲相继去了国美,一个学医,一个学比较文学,一去又是十年。他们从国美寄来照片,照片上的北玲依然年轻,朝气蓬 ![]() ![]() 89年北玲回国探亲,带着出生仅四个月的小女儿,说是想让女儿早些看到国中。小女儿长得很漂亮,睁开眼睛东张西望,不知她对故乡的第一印象如何。我问北玲,把女儿留在国中吗?她说:“不,儿子小时候不得不跟我分开,这回我不能再离开女儿,我得做个像样的⺟亲了。”天⾊渐晚,我请北玲吃炸酱面,一边听她讲在国美的创业史。先是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最低等的活,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餐桌的餐具,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家国的打工者都歧视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不给他们留一文。立哲还在搬家公司⼲过,一二百斤的硬木家具扛起来腿两打颤,有一次电梯坏了,但不能违背合同,就一趟趟扛上几层楼,钱却不多挣。后来他们自己办起“饺子公司”开始时食客们尚不识“孙太太的饺子”全靠电话征订:“要饺子吗?孙太太的饺子物美价廉。”孙先生下了课先去四处采购,回到家熬上排骨汤,抡圆了膀子拌⾁馅,配料极有讲究不容半点含糊。芝加哥亮起万家灯火,是孙先生和孙太太开始包饺子的时候了,正是不夜城歌舞喧喧之际,他们熬着瞌睡把饺子包得満屋子没地方搁。几百个饺子在凌晨前包好,先生和太太才都躺下睡一会。天很快亮了,饺子冻好,包装整齐,孙先生开着破汽车一家一户地送。立哲那辆汽车破到了全芝加哥第一,底盘锈烂了,坐在车里往起一站,⾝体忽然矮下去,鞋底竟与路面直接磨擦。随后办起了“万国图文公司”先做名片。“阿拉伯文,贵公司能做吗?”孙先生泰然答道:“当然。”北玲便笑。其时他们尚不知阿拉伯文有几个字⺟呢。但既是“万国图文”就得是“当然能做”否则信誉何在?两口子埋头一宿,居然摸出门道,一份漂亮的阿拉伯文名片按期 ![]() ![]() ![]() ![]() ![]() 可那瘤子半年后竟发展成癌,扩散到肝,已是晚期。立哲痛哭失声,作了多年医生他曾治好过多少病人,如今他知道很可能救不了自己的 ![]() ![]() ![]() 91年秋天,立哲带北玲回国治病。到京北的第二天他们来看我。北玲并不显出多少病容,啃着一 ![]() 北玲住进医院。立哲一面照顾她,四处寻医问药,一面着手在国中创办公司。立哲心里苦,解忧之法是和老同学们聊聊,他有时唱叹人这一生真是短暂,多少事想做还都未及做。但他的唱叹并不导致颓丧,而是推出这样的结论;⼲吧,得赶紧⼲了,一辈子其实没多少时间。他说:为自己的祖国⼲事, ![]() ![]() ![]() 解忧的另一个办法是工作。立哲先后建立起“国美万通科技有限公司驻京北总代表处”、“京北万国电脑图文有限公司”、“金华快印公司”等三、四家公司,投资几百万元。那是他和北玲在国美十年拼命挣来的钱呀,真正的⾎汗钱!我说,你得谨慎,别全赔进去。他说不会。他说刚到国美时还不是⾝无分文,大不了还那样。我说你的年纪不比当初啦,又有病。他说,守着钱过平安⽇子,我更得病,不⼲事本⾝就是病。常使立哲苦恼的是“大锅饭”意识已经在很多国人⾝上成了习惯,处处的办事效率慢得让人不能理解。“知道在国美申办一个公司,要多久批准吗?”“三天?”“猜。”“一天?”“再猜。”“多久?”“吓死你,十分钟!国中的事坏就坏在你怎么都有饭吃。这要是不改,最后大家都饿着。”有一次我问立哲的司机:“跟立哲⼲活累吧?”司机撇撇嘴点点头:“不过孙老板比谁都累。”我记起老同学们早就给立哲的评语:此人走到哪儿哪儿不能安闲,总搅起一群人跟着他转。 今年舂节我们一起过的。爆竹声中,北玲兴致很⾼,一定也要动手包饺子。那时她必定想着就在京北的⽗⺟。但是她不能回家,⽗亲有心脏病,她患癌症的事还一直没敢告诉⽗亲。回国后只跟⽗亲通过两次电话,说自己还在国美,一切都好。⽗亲出差离京时,她回去住过两天,看看想念已久的家。她希望自己好起来,那时再看⽗亲。她当然也会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双小儿女。北玲的病 ![]() ![]() ![]() ![]() ![]() ![]() ![]() ![]() ![]() ![]() 立哲和我们几个一起在陕北 ![]()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 WWw.BAnIANxS.CC |
上一章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史铁生散文、随笔集》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史铁生散文、随笔集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史铁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