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苏东坡传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50 时间:2017/10/5 字数:9340 |
上一章 士居坡東 章五十第 下一章 ( → ) | |
蘇東坡由現在起,由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隱士。社會,文化,學問,讀歷史的教訓,外在的本分責任,只能隱蔵人的本來面目。若把一個人由時間和傳統所賦予他的那些虛飾剝除淨盡,此人的本相便呈現于你之前了。蘇東坡若回到民眾之間,那他就猶如在⽔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蘇東坡最可愛,是在他⾝為獨立自由的農人自謀生活的時候。中國人由心裏就讚美頭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邊田間的農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詩,擊牛角而![]() ![]() 在元豐三年(一0八0)正月初一,蘇東坡已和長子邁離開京都,啟程前往幽居之地黃州,邁當時已經二十一歲。蘇東坡是走最近的陸路趕往的,他把家眷留下由弟弟子由照顧,隨后再去。貧窮的子由要帶著自己的一大家人——七女、三男、兩個女婿,再加上哥哥的眷屬,前往新任所⾼安,在九江南部數百里之遙。酒監的職位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好,只相當于官營的一個酒館經理而已。坐船走了幾個月,子由到了九江,把家眷留在那兒等候他,自己帶著哥哥的家眷和朝雲,還有兩個孩子,順長江上行往東坡的處所去。東坡是二月初一到的黃州,家眷是五月二十九到的。 黃州是長江邊上一個窮苦的小鎮,在漢口下面約六十裏地。在等待家眷之時,蘇東坡暫時住在定惠院,這個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離江邊還有一段路。他和僧人一同吃飯,午飯與晚飯后,總是在一棵山植樹下散步,關于這種情形,他寫了些極其可愛的詩。不久,⾝邊便有了不少的朋友。徐太守熱誠相待,常以酒宴相邀。長江對面,武昌(不是今⽇的武昌)的朱太守也常送酒食給他。在雨天,東坡睡到很遲才起 ![]() ![]() 蘇東坡幸而死裏逃生,至少是個驚心動魄的經驗,他開始深思人生的意義。在六月他寫的別弟詩裏,他說他的生命猶如爬在旋轉中的磨盤上的線蟻,又如旋風中的羽⽑。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 ![]() "余二月至黃舍。館 ![]() ![]() ![]() 與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蔵他內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個方向。誠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尋取到安靜,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確,而人生只是一種幻覺,人應當完全把社會棄置不顧,這樣人類就非滅絕不可,那一切都空空如也才好呢!所以,在佛教要達到精神的空虛和無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擺脫個人的牽掛,而儒家是抱現實的思想,要對人類盡其職責義務,于是兩種思想之間便有衝突。所謂解脫一事,只不過是在獲得了精神上的和諧之后,使基層的人 ![]() ![]() ![]() 比方說,在社會上有對抗 ![]() 在蘇東坡寫給朋友的兩封信裏,他吐露了肺腑之言。一封是給至 ![]() ![]() ![]() 在控告蘇東坡案中,王鞏獲罪最重,現在流放在偏遠的西南,蘇東坡給他寫過幾封信。先表示己事使王鞏受牽連,而受此苦難,至為難過,但接到王鞏的信,知道王鞏能于哲學中自求解脫。他回信中說:"知公真可人。而不肖他⽇猶得以衰顏⽩髮,廁賓客之末也…"接著說起道家長生之術,他自己正在修行。"某近頗知養生,亦自覺薄有所得。見者皆言道貌與往⽇殊別。更相闊數年,索我間風之上矣。兼畫得寒林墨竹已⼊神矣。行草尤工,只是詩筆殊退也,不知何故。昨所寄臨江軍書,久已收得。二書反復議論及處憂患者甚詳,既以解憂,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然所得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願公常誦此語也。杜子美困厄中,一飲一食,未嘗忘君。詩人以來,一人而已。" 但是對老朋友章停,他的說法又不同。章停現今官居參政諫議執事(副宰相),曾經寫信勸東坡改過自新。對這位朋友,東坡寫了一封非常貼切的回信,悔過之意,溢于言表。寫得再得體不過,簡直可以呈給天子龍目御覽了。其文如下:"平時惟子厚與子由極口見戒,反復甚苦。而某強狠自用,不以為然。今在囹圄中,追悔無路,謂必死矣。不意聖主寬大,複遣視息人間。若不改者,某真非人也…某昔年 ![]() ![]() 家眷到達之后,蘇東坡的生活似乎定安下來,不過等他的錢用完之后,⽇子要如何過,他還沒想到。他的兩個小兒子適和過,一個十二歲,一個十歲。由于太守的禮遇,他們還能住在臨桌亭,此地后來因蘇東坡而得名。此處本是驛亭,官員走⽔路時,經此可以在此小住。蘇東坡給一個朋友寫道:"寓居去江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此幸未始有也。"此地是夠美,但是其風景之美,主要還是來自詩人的想像。他對那棟夏天對著大太陽的簡陋小房子,情有獨鐘,別的旅客一旦真看見,就會廢然失望的。后來,又在那棟房子一邊加了一間書齋給他用,他便吹噓說:他午睡初醒,忘其置⾝何處,窗簾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見⽔上風帆上下,遠望則⽔空相接,一片蒼茫。 臨皋亭並不見得是可誇耀,風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則在觀賞風景之人。蘇東坡是詩人,能見到 ![]() ![]() 不過蘇東坡確是生活困難,他花錢有一個特別預算方法,這是他在給秦少遊的信裏說的:"公擇近過此相聚數⽇,說太虛不離口。輩老未嘗得書,知未暇通問…初到黃,凜人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省,⽇用不得百五十(等于美金一角五分)。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樑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蔵去。錢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以待賓客。此賈耘者(賈收)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餘。至時別作經畫,⽔到渠成,不須預慮。以此 ![]() 由臨皋蘇東坡可以望長江對岸武昌的山⾊之美。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雇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 ![]() 在元豐三年(一O八一),蘇東坡真正務農了。他開始在東坡一片田地裏工作,自稱"東坡居士"。他過去原想棄官為農,沒料到在這種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農夫。在他那《東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說:"余至黃二年,⽇以困匿,故人馬正卿哀餘乏食,為郡中情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釋來而歎,乃作是詩,自憨其勤。庶幾來歲之⼊,忽忘其勞焉。" 東坡農場實際上占地約十畝,在黃州城東約三分之一裏,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頂上,共三間,俯見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間,是到黃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牆是由詩人自己油漆的,畫的是雪中寒林和⽔上漁翁。后來他就在此地宴請賓客。宋朝大山⽔畫家米芾,那時才二十二歲,就是到雪堂認識得蘇東坡,並與蘇東坡論畫。宋朝詩人陸游是在孝宗乾道六年(-一七0)十月到的東坡,是蘇東坡去世后約七十年。他曾記述雪堂正中間掛著蘇東坡一張像,像上所畫東坡⾝著紫袍,頭戴黑帽,手持藤杖,倚石而坐。 雪堂的臺階下,有一小橋,橫跨一小溝而過,若非下雨,溝內常乾涸。雪堂之東,有⾼柳樹一株,為當年所手植,再往東,有一小⽔井,中有冷泉,頗清冽,並無其他可取之處,只是詩人當年取⽔處而已。往東的低處,有稻田、麥田、一帶桑林菜圃,為一片長地,另有一片大果園。他在他處種有茶樹,是在鄰近友人處移來的。 在農舍后面是遠景亭,位于一小丘之上,下面鄉野景⾊,一覽無遺。他的西鄰姓古,有一片巨竹林園,竹莖周長約六寸,枝葉茂密,人行其中,不見天⽇。蘇東坡就在此濃陰之中,消磨長夏,並尋找幹而平滑的竹 ![]() 蘇東坡如今是真正耕做的農夫,並不是地主。在和友人孔平仲的一首詩裏,他說: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對草蓋雪堂,⽇炙風吹面如墨。 有一段⽇子,久旱不雨,后來下了雨,蘇東坡和農人完全一樣快活而滿⾜,他寫詩道: 沛然揚揚三尺雨,造化無心阮難測, 老夫作罷得甘寢,臥聽牆東人響履, 腐儒奮糧支百年,力耕不受眾腎價, 會當作活徑千步,橫斷西北這山泉, 四鄰相率助舉杯,人人知我囊無錢。 建築可以說是蘇東坡的本 ![]() ![]() ![]() ![]() ![]() 蘇東坡的鄰人和朋友是潘酒監、郭藥師、龐大夫、農夫古某;還有一個說話大嗓門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裏像豬一般啼叫。黃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壽昌,也是對蘇東坡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人。再一個是馬夢得(字正卿),始終陪伴著蘇東坡,而且非常忠實可靠,過去已經追隨蘇東坡二十年,非常信任他,崇拜他,現在該陪著受罪過窮苦⽇子了。蘇東坡曾說,他的朋友跟隨他而想發財致富,那如同龜背上采⽑織毯子。他在詩裏歎息:"可憐馬生癡,至今誇我賢。"四川眉州東坡的一位同鄉、一個清貧的書生,名叫巢⾕,特意來做東坡孩子的塾師。東坡的內兄在東坡來到黃州的第一年,曾來此和他們住了一段⽇子,第二年,子由的幾個女婿曾輪流來此探望。蘇東坡又給弟弟物⾊到一個女婿。 ![]() ![]() ![]() ![]() ![]() 蘇東坡家庭很幸福,在他的一首詩裏,他說 ![]() ![]() ![]() ![]() ![]() ![]() ![]() 大約在此時,東坡收朝雲為妾。我們記得,蘇東坡的 ![]() ![]() ![]() ![]() ![]() 在元豐六年(一0八三),朝雲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遁兒。在生下三天舉行洗禮時,蘇東坡寫詩一首,用以自嘲: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東坡自己善于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頗為⾼興。 ![]() ![]() ![]() ![]() 他又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就叫做東坡湯。這 ![]() ![]() ![]() 在這種農村氣氛裏,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像田園詩人陶潛的生活,他對陶潛極其佩服。陶潛也是因為彭澤會時,郡遣督郵至,縣吏告訴他應當穿官⾐束帶相見,陶潛不肯對上方派來的稅吏折 ![]() 有些樂事,只有田園詩人才能享受。在棄官歸隱時,陶潛寫了一篇詩"歸去來辭",只可惜不能歌唱。蘇東坡由于每天在田畝耕作的 ![]() ![]() ![]() 蘇東坡很容易接受哲學達觀思想的安 ![]() 出輿⼊輦,厥蓮之機。 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峨眉,伐 ![]() 甘脆肥濃,腐腸之藥。 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倖。" 蘇東坡覺得他勞而有獲,心中歡喜,他寫出:"某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有屋五間,果菜十數畦,桑百餘本。⾝耕 ![]() 蘇東坡現在⾐食⾜堪自給,心滿意⾜。他今⽇之使我們 ![]() 上鄂州太守朱康叔(壽昌)書 軾啟: 昨⽇武昌寄居王殿直天磷見過。偶說一事,聞之辛酸,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賢,莫⾜告語,故專遣此人。俗人區區,了眼前事,救過不暇,豈有餘力及此度外事乎? 天麟言岳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初生輒以冷⽔浸殺,其⽗⺟亦不忍,率常閉目背向,以手按之⽔盆中,咿嚶良久乃死。有神山鄉百姓名石拱者,連殺兩子。去歲夏中,其 ![]() ![]() ![]() 聞鄂人有秦光亨者,今已及第,為安州司法。方其在⺟也,其舅陳遵夢一小兒挽其⾐,若有所訴。比兩夕輒見之,其狀甚急。遵獨念其姊有娠將產,而意不樂多子,豈其應是乎?馳往省之,則兒已在⽔盆中矣,救之輒免。鄂人戶知之。 准律故殺子孫,徒二年,此長吏所得按舉。願公明以告諸邑令佐,使召諸保正,告以法律,諭以禍福,約以必行,使歸轉以相語。仍錄條粉壁曉示,且立賞召人告官賞錢,以犯人及鄰保家財充。若客戶則及其地主。婦人懷孕,經涉歲月,鄰保地主無不知者。其后殺之,其勢⾜相舉覺,容而不告,使出賞固宜。若依律行遣數人,此風便⾰。 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誘諭地主豪戶。若實貧甚不能舉子者,薄有以碉之。人非木石,亦必樂從。但得初生數⽇不殺,后雖勸之使殺,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緣公而得活者,豈可勝計哉!佛言殺生之罪,以殺胎卵為重。六畜猶爾,而況于人。俗謂小兒病為無辜,此真可謂無辜矣。悼是殺人猶不死,況無罪而殺之乎?公能生之于萬死中,其陰德十倍于雪活壯夫也… 款向在密州遇饑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棄兒,月給六鬥。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之愛,遂不失守。所活者亦數十人。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恃深契故不自外,不罪不罪。此外惟為民自重,不宣。韓再拜。 蘇東坡自己成立了一個救兒會,請心腸慈悲為人正直的鄰居讀書人古某擔任會長。救兒會向富人捐錢,請每年捐助十緡,多捐隨意,用此錢買米,買布,買棉被。古某掌管此錢,安國寺一個和尚當會計,主管賬目。這些人到各鄉村調查貧苦的孕婦,她們若應允養育嬰兒,則贈予金錢、食物、⾐裳。蘇東坡說,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個嬰兒,該是心頭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緡錢。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義。 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Www.BaNiANxS.CC |
上一章 苏东坡传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苏东坡传》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苏东坡传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林语堂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