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张晓风经典散文集 作者:张晓风 | 书号:40391 时间:2017/10/4 字数:6596 |
上一章 洄溯 下一章 ( → ) | |
⒈掌灯时分 1931年,江南的承平岁月依依暖暖如一舂花事之无限。 四月,陌上桃花渐歇,桅子花満山漫开如垂天之云。舂江涨绿,⽔面拉宽略如淡⽔河。江有个名字,叫汩罗江,⽔上浮着倏忽来往的小船,他的家离江约需走一小时,正式的地名是湖南湘 ![]() “是酉时哩,那时天刚黑,生了他,就掌上灯了。” 渐渐开始有了记忆,小小的⾝子站在绣花子绷子前看⺟亲绣花。⺟亲绣月季、绣蝴蝶,以及燕子、梅花。⺟亲绣大一点的被面、屏幢就先画稿子,至于绣新娘用的鞋面枕套竟可以随手即兴直绣下去。绣到一半,不免要停下来料理一下家务。小男孩一俟⺟亲走开,立刻抓起针往⽩⾊缎面上扎下去。才绣几针,⺟亲回来了,看看,发觉不对,而重拆是很⿇烦的。绣花当时是家庭副业,哪容小男孩捣蛋玩这种“侈的游戏”所以按理必须打一顿。只是打完了,小男孩下次仍受不了 ![]() 家里还织布染布,煮染的时候小男孩总在一旁奋兴的守着。如果是染⾐服,就更讲究些,⺟亲懂得如何在袖口领口口袋等处绑上特殊的图案,染好以后松开绑线,留在蓝布或紫布上的⽩花常令小男孩惊喜错愕。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在夏未把整疋布铺在莲花池畔,小男孩跳下澉子去挖藉泥,挖好泥浆以后涂在布上曝晒。⼲了就洗掉,再敷再晒。五六遍以后 ![]() 还放牛,还自己酿米酒、捡⽑栗、捡菌子、捡栀子花结成的栀实。⽇子过得忙碌而优游——似乎知道⽇后那一场别离,所以预先贮好整个一生需用的回忆。 十五岁读初中,学校叫汩罗中学,设在屈子祠里。祠就在江边上,生学饮用的便是汩罗江⽔。做⽗亲的挑着一肩行李把儿子送到祠中,注了册,直走到最后一进神殿,跪下,对着 ![]() 起先,在十岁那年,男孩曾跟宋容先生教授读过《左传》和《诗经》,宋教授从北大回乡养病,男孩在他家看到故宮的出版品和文物图片,遂悠然有远志。他不知道二十七年以后他自己也进⼊故宮,并且在吕物研究之馀也是《故宮文物月刊》的编辑委员。他回想起来。觉得遇见宋先生是生平最早出现的大事,另一件大事则是在理化老师家读到了长沙出版的新文学杂志,知道世上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1948年,从军。长沙城的火车站里男孩看着车窗外的舅舅跑来跑去在満月台找他,想抓他回家,他狠心不顾而去。在兵籍簿上他写下自己的名字。因而分到一枚框着红边的学兵符号佩在 ![]() ⒉“到西安城外,娶一汉家平民女子…” 而同一年,远方另有一男孩才一岁,住在西安城的小雁塔下,和他生命相系的最早的这条河叫渭⽔。 外曾祖⽗那一代在西安做知府,慈禧逃庚难那一年还是他接的驾。大概由于拥有这么一种家世,他被娶了一个大有期许意味的名字:蒋勋。 辛亥⾰命之后,⾝为旗人的外曾祖⽗那一代败落了。外曾祖⽗临死传下遗命,要儿子必须娶个西安城外的汉家女子,平民出⾝,刻苦坚忍的那一种,家道才有可能中兴起来,外婆就这样嫁过来。外祖⽗显然不太 ![]() ![]() 看到小外孙出生,她极⾼兴,因为小男孩已有哥哥,她満心相信可以把孩子胱给⺟系,所以格外疼 ![]() ![]() ![]() ⺟亲当年念了西安女子师范,毕业典礼上的那首歌她一直都在唱:“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她还有一把海上来的蝴蝶牌口琴,后来因为穷,换了面粉,事后大约不免有秦琼卖马之悲,也因此每和⽗亲吵架,都会把“口琴事件”搬出来再骂一遍。 国中民间女子的豪阔亮烈,蒋勋是在⺟亲⾝上看到的。 她到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去参观,看到那些菲薄透明的瓷碗,冷冷笑道: “这玩意啊,我们家多的是,从前,你外婆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摔它一个。” 看到贵妇人手上的翡翠,她也笑:“这算什么,从前旗人女子后脑勺都要簪一 ![]() ⺟亲有着对美的強烈直觉和本能,却能不依恋,物我之间,清净无事。 往南方逃亡的时候,到了福建,从长乐上船。小男孩哭,⺟亲把他蔵在船舱下面,吓唬他不准再哭了——早期的恐惧经验在后来少年的心里还不断成为梦魇,他时时梦见古井,梦到惊惶的窒闷和追捕。 暂时住在西沙群岛一个叫⽩⽝的地方,好心的打鱼人有时丢给他们几尾鱼,⽇子就这样过下去。奇怪的是,许多年后,做姊姊的仍然恋恋不舍想起那些渔人分给他们的鱼: “好大的鱿鱼啦,拿来放在灰里煨 ![]() 终于,全家到了湾台,住在大龙峒,渭⽔换成了淡⽔河,孔庙是小男孩每天要去玩的地方。至于那轻易忘掉翠簪的⺟亲宁可找些胭脂来为过年的馒头点红,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喜气。 ⒊失踪的湖 1952年,小女孩九岁,住在一个叫湾仔的地方。逃学的坡路上有杂⾊的马缨丹,刚刚够一个小女孩爬得上去。热闹的街角有卖凉茶的,她和妹妹总是去喝——为的是赚取喝完之后那粒好吃的陈⽪梅。当然,还有别的:例如 ![]() ![]() 沿途无限草原,由远而近,出现名曰汗诺⽇美丽之湖,周围占地约四华里,湖⽔清湛断定为一淡⽔湖,湖上万千⽔鸟群栖群飞,牛群悠然饮⽔湖边,美景当前,不胜依恋… 但对小女孩而言,河亦无影,湖亦无踪,她只知道湾仔的眩目 ![]() ![]() 读到初一,全家决定来湾台,住在北投的山径,那一年是1954年,她11岁。 ⒋湖口街头初绽的梅幅 那一年,袁德星早已辗转经汉口、南京、海上而基隆而湖口,在岛上生活五年了。“受恩深处便为家”他已经不知不觉将湖口认作了第二故乡。 也许因为有个学了点裱画的朋友,他也凑趣画些梅花、枇杷让对方裱着玩,及至裱好了两人又拿到湖口街上唯一的画店去悬挂,小镇从来没出现这种东西,不免轰动一时——算来也许是他的第一次画展,如果那些初中时代的得奖壁报不算的话。 楚戈这笔名尚未开始取,当时忙着做的事是编刊物、到田曼诗女士家去看人画画、结 ![]() ![]() 仍然苦闷,一个既不能回乡也不能战死的小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将赴南方,当时他的一位老大哥赵⽟明也报了名,别人问他原因,他说: “不行啊,袁宝报了名,他那人糊里糊涂,我不跟着去照顾他怎么行呢?” 结果虽然没有成行,好在他却在知识和艺术的领域里找到了更大的挑战!戈之为戈,总得及锋而试啊! ⒌密密的芙蓉花,开在防窍洞上 搬进村子的第一天,蒋勋就去孔庙看野台歌仔戏。⺟亲一向喜 ![]() “这是《武家坡》啊!” ⺟亲居然看得懂用闽南语唱的歌仔戏,也是怪事。家居的⽇子,⺟亲是讲故事的能手。她的故事有时简单明了。如:“那王宝钏啊,因为一直挖野菜来吃,吃啊,吃啊,后来就变成一张绿肚⽪…” 她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信,也有时候,她正正经经讲起《聊斋》,邻居小孩也凑进来听。弟弟又怕又 ![]() ![]() ![]() 每到三月十二⽇,公家就发下树苗,当时规定家家要做防空洞,幼年的蒋勋和家人便把分到的芙蓉 ![]() ![]() 所谓战争,大概有点像那座防空洞,隐隐的座落在那里,你不能说它不存在,却竟然上面栽上芙蓉,下面孵着鸭子,被生活所化解了。男孩穿花拂柳——咱跑到淡⽔河提上去放风筝,跑得太快,线断了,风筝跨河而去。他放弃风筝转头去看落⽇,顺便也看跟落⽇同方位的观音山,观音凝静⼊定,他看得呆了——那一年,他小学四年级,10岁。 ⒍我可不可以来学画? 14岁考上台北师范,席慕蓉背个大画架,开始了她的习画生涯。那一年,楚戈开始努力看画展和画评,后来因为觉得别人说的不够鞭辟,便自己动手来写。而13岁的蒋勋出现在民众服务处的教室里,站在老画家的面前问说: “我没有钱出学费——可不可以来学画?” 老画家凝望了少年一眼,点头说: “可以啊!” 1966年,楚戈役退,考⼊艺专夜间部美术科,而蒋勋,这时候刚开始念文化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又读了文化的艺术研究所,1972年,25岁的他启程赴巴黎。 “以前我以为西安是我的乡愁,机飞起飞的刹那才知道不是,湾台在脚下变得像一张小小的地图,那 ![]() ⒎回 终于能回国了,那一年是1970年,心中 ![]() 蒋勋回国则是在1976年。 楚戈也回来了——虽然他并未出国。许多年来,他一向纵⾝于现代诗兴现代画的巨浪里。但从1968年供职湾台的“故宮博物院”开始,却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青铜器的论文。1971年,他在《华中文化复兴月刊》上辟栏连续写了两年《国中美术史》。认识他的人不免惊奇于他向传统的急遽回归,但深识他的人也许知识,楚戈的 ![]() 1981年,蒋勋出版《⺟亲》诗集,在序文里,他说: 我读自己第一本诗集《少年国中》,发现有许多凄厉的⾼ 音,重复的时候,格外脸红。 接着他又说: 这几年我在大屯山下,常常往山上走走。一到舂天,地气暖了,从山⾕间氤氲着云风,几天的雨,使溪涧四处响起,哗啦哗啦,在 ![]() 我对人生也有这样的向往,无论怎样多变,毕竟是人生。 我对诗也有这样的向往,无论怎样的风貌,毕竟是诗,不在乎它是深渊,是急湍,是怒涛,是浅流,它之所以是诗,不在于它的变貌,而在于你知道它可以回复成诗。 回来的不只是从前那个离去的蒋勋,还要更多,多了一整腔沉潜的关情。1983年,他接受了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的职位。 至于席慕蓉,她在一个叫龙潭的地方住了下来,画画、教书、写诗并且做⺟亲。前后开的画展分别是人像系列、明镜系列、荷花系列、夜⾊系列。 楚戈的情节发生了一点变化,1986年底他发现自己得了鼻咽癌,此后便一只手抗癌,一只手工作,且战且前却也出版了三本书,出过四趟国,开了港、台五六次画展。 ⒏各在⽔一方 1986年,蒋勋为毕业班同学开了一门课名叫“文人画”他自己和楚戈、席慕容合授此课。属于渭⽔和淡⽔河的蒋勋,属于汩罗江和外双溪的楚戈、属于酋喇木伦和大汉溪的幕蓉,本是三条流向不同的河,此刻却在 ![]() “生学受了四年的专业训练,”蒋勋说“我现在着包的不是要为他们再‘立’什么,而是要为他们‘破’,找三个人来开这门课,就是要为他们‘破一破’!” 受惠的不只是生学,三个老师也默默欣赏起彼此的好处来。那属于蒙古⾼原的席慕蓉,可以汲饮汩罗之⽔,那隶籍福建却来自西安小枞塔的蒋勋可以细泽草原的秩序,至于那来自楚地的楚戈亦得聆听大度山的情歌。属于原来不可能相逢的人物,在他乡相知相遇,并且互灌互注,增加了彼此的⽔量与流速,形成一片美丽丰沃的流域。 ⒐溪⾕桃李 1987年4月,沿太鲁阁公园的绿⽔、文山、回头弯、九梅一路走下去是桃塞溪和整片石基的河 ![]() ![]() ![]() “席老师,”一个女孩走来,眼神依稀是自己二十年前的困惑“这桃花,画它不下来,怎么办?” “画不下来?”她的口气有时刚决得近于凶狠“你问我,我告诉你,我自己也画它不下来呀!谁说你要画它下来的?你就真把它画了下来,又怎么样?” “画家这行业 ![]() 楚戈则更无行无状,速写簿上一笔未着,却跟一位当地的“莲花池庄主”聊上了,一个劲的打听如何来此落地生 ![]() “山⽔,”蒋勋说“我想是国中人的宗教。” 那山是座落于大劫大难与大恩大砣之间的山,那⽔是亦悲 ![]() 一阵风起,悬崖上的石楠撒下一层红雾,溪⽔老是拣最难走的路走,像一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艺术家,弄得咻咻不已,师生一行的语音逐渐稀微,终至被风声溪声兼并,纳⼊一山舂声。 wWW.bAnIanXs.cc |
上一章 张晓风经典散文集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张晓风经典散文集》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张晓风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