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断臂方丈手机小说无删
八年小说网
八年小说网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架空小说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耽美小说 竞技小说 言情小说 都市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小说免费看 灵异小说 玄幻小说 总裁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科幻小说 推理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首发的小说 清茗学院 母姐攻略 母女逢舂 我家女人 开放家庭 姐弟悦乐 乡村故事 姐夫不要 乱云飞渡 神雕出轨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八年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断臂方丈  作者:芦雅萍 书号:40886  时间:2017/9/17  字数:5797 
上一章   ‮章一十三第‬    下一章 ( → )
  公主在寺里学会了绣花针绩。

  公主每次上山,总要带来一件绣活儿。在慧忍修行的山洞中,观音的石像肩上披着绣了花的披风。慧忍打坐的蒲团上面铺了一个绣着莲花的罩子,释迦佛祖像有了一件大红金绣的小袈裟,绣満莲花的帷幔…还有,山花开了,野果了,她会在佛像前的竹筒里送上几束鲜花、一把缀着红果的枝叶…还有,她亲手为翰成做僧⾐僧鞋僧袜,绣有佛字的枕套…

  山间佛前,洞中案几,处处透着她的气息,处处有她的女工,随处可见她的用心和痴情…有时,就是皇兄太子在跟前,她也不避讳。

  见她闹得厉害时,太子便对翰成一笑说:“尽是⽗皇和⺟妃把她给惯坏了。”一次,翰成在山岩下修行,公主依旧在山顶撒‮瓣花‬儿玩儿。见翰成不理会她,公主瞅了一个带刺的枯枝,咬着牙、闭着眼朝自己脚踝划下去,随即在山岩上突然惊叫了一声!翰成在山下听到公主的惊叫,骤然慌了神,以为她在上面出了什么事,急忙三步两下地蹿到岩顶,看见公主正着眼睛哭,満眼泪汪汪的样子。低头又见她的脚踝上正流着⾎,忙问怎么流的⾎?公主哭着道:“翰成哥,蛇咬了我。我只怕,快要死了…”翰成一听,连伤口也顾不得看,趴在伤口上就。过了一会儿,细瞅了瞅伤口说:“不像是蛇咬的,像是酸枣刺划的。”公主却偷偷捂嘴一笑。

  翰成此时一边从怀里取出止⾎散来撒在伤口上,又扯了条⾐服里子为公主包好了伤口,一边怪她不该跑这么⾼捣。见她说脚痛,以为扭了脚,便背起她下了山岩。

  下到岩底后,翰成小心地托着她,轻轻地放到一块石头上令她坐下。没料到,此时贺公主突然伸出双臂一下子吊在翰成脖子上不肯松手。

  翰成満脸涨红,一边去扒她的胳膊,一边道:“妹妹快别闹了,太子看见可了不得…”公主嘻嘻一笑,又嗔着脸说:“哼!怕什么?皇兄看见,我就一口咬定说是小和尚使坏…”翰成实在是哭笑不得!李妃见儿子逃脫了一场大灾厄,⾝子和神志也渐渐康复,

  心下念佛祖佑护,从此越发虔诚礼佛了。初祖庵通往五峰山的路虽说不远,却陡峭难走。李妃因不能常到山上去,仍旧每天挂念儿子。从山顶到山下初祖庵原有一条引泉下山的⽔栈,是前朝北魏孝文帝的冯皇后出家建寺时一并修下的。因天旱时山泉往往会断⽔,寺里又打出了一眼⽔井,⽔栈渐渐就朽弃不用了。

  太子迁到山上之后,娘娘以寺內人多为由,命侍卫把⽔栈修复完好,说平素可以用这些⽔来洗⾐浇园。于是众人破竹架竿,很快便修通了栈道。

  ⽔栈尽头的庵寺后院,原有一处天然蓄⽔的石池,上面盖着一只竹筚子。山顶太子有什么事要告诉山下的⺟妃和公主时,便写在纸上,装⼊小竹管里,然后放到⽔栈里使它顺⽔一直流到山下的寺里,正好漂在竹筚上。如此,娘娘随时可以得知山上太子的情形,自然也放下了心。

  起初一段,李妃天天担忧不已,真怕武帝会派人寻来,自己和公主回宮。直到张宮监来到山上之后,娘娘知道武帝并没有強迫自己回宮的意思,才在山上一心一意过起⽇子来了。希望有一天终能成全女儿的心愿,从此平平静静地过百姓的⽇子。

  除了当初朝廷留下的寺田之外,李妃和娘秀月领着众人又在寺里寺外开了些荒地,种了许多的瓜果蔬菜,竟做起长久过⽇子的阵势来。

  武帝‮出派‬的人好几天都未查到太子的下落。后来还是武帝自己蓦然想起:太子肯定和李妃在一起!

  武帝写下书信,派一位亲信悄悄来到初祖庵。李妃见了武帝的御书,不敢隐瞒实情,忙回信请陛下放心,又说太子眼下正在山上疗毒理气。过一段⽇子,即使陛下不催,她也会赶他下山回京的。

  武帝见了李妃的信,心想太子在宮中⾝心疲惫,如今能和他⺟亲、胞妹一起在世外山中宁静疗养一段,对他的康复倒也有些益处。便悄悄加派了几名武功⾼強的近侍,专门赶到山上保护太子。

  为了隐瞒太子的行踪,武帝对东宮两位属官言说,太子是被他‮出派‬去微服私巡考绩地方官吏去了。如此,朝中众臣起初虽也闻听太子不声不响离宮之事,私下有颇多议论。有说太子病了,有说太子微服私巡去了,也有说太子被武帝安排到哪个行宮疗养去了。因见陛下避而不谈此事,不知里面还关乎朝廷什么机密,便无人再多嘴打听了。

  独孤氏没有料到:自己处处为太子担心,天天替他心,出宮这般惊天的大事,不告诉自己倒也罢了,竟然连太子妃也不肯实说一声!虽说独孤氏安在东宮的心腹言说,陛下说了,太子此番是陛下直接‮出派‬宮私巡去了。然而这话能瞒得过外人,怎么能瞒得了她?她天天都到宮里去,和太子妃两人轮流守在太子⾝边又是煎药又是烹茶的。以太子遇毒未大愈的⾝子,走路尚且不稳,还常常伴以痛发作和狂躁痴呆之症,如何担当得了出宮私巡和跋涉之苦呢?独孤氏只不明⽩:陛下为何对人隐瞒真相?气恨之余,又担心太子出宮的行踪万一被人访出,在宮外加害他又如何是好?想来想去,独孤氏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陛下对外人隐瞒太子出宮的真相,原也是要暗中保护太子。

  机灵的独孤氏当即悟出了:太子眼下一定和娘娘在一起!独孤氏想,娘娘在山上肯定闻听了太子在宮中遇害的真相,才派人把太子接到山上暂避一时灾祸去了。而且,陛下肯定也知晓了太子和娘娘在一起的实情。

  独孤氏微微松了口气。太子若真和娘娘在一起,山⾼林密,外人倒也很难找到他的存⾝之处。

  她仍旧不大放心,当下派了一位亲信,带着自己的书信悄悄出京,赶到少室山觐见娘娘并查访真相。家人很快就带回了娘娘的回信:太子果然在山上。娘娘请夫人和太子妃切勿挂念,又代太子在山上的实情不可使外人得知。还说眼下太子正在山上以草药气功排毒疗理,待太子元气康复后自会及时归京。

  独孤氏见了娘娘的书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阿弥陀佛…”

  因有慧忍每⽇早晚的排毒止痛、草药扶理,近几⽇来,太子更觉神清气了些,于是开始跟着众人一起在山间打柴、采蔬,做些简单的体力活。昔⽇苍⽩的脸,一经风吹⽇晒,竟开始显出几分红润来。

  武帝因在宮中放心不下太子,隔三差五地派人来到山上问寒问暖,送些补品来。后来听侍卫禀说太子在山间⾝子骨已经恢复,如今已经能砍柴提⽔、踢腿练拳时,武帝实在喜出望外。

  加之朝中私议纷纷,武帝觉得太子也不能再久耽在外时,便决定微服出京,亲自接太子回宮。

  武帝微服赶到山寺时,见绿丛掩隐中,近看是几畦青蔬、数垄⾖角,远望是累累野梨、红柿。脚下的山泉穿篱而过,岩下的⻩花傍石乍开。再向山脚远处望去,一片粉淡如雪的是荞麦花,半山胭红如霞的是棠梨叶。

  武帝不觉怦然心动!果然民间百姓的⽇子是另一番景致!一时不觉也生出几分禅心来,‮望渴‬来世也尝尝做一介布⾐平民的宁静滋味…守门的侍卫见陛下到来,惊得急忙跪见,又要进去禀告娘娘。武帝笑着止住了,将随从和侍卫留在寺外,自己一人悄悄进了寺庵。

  布⾐荆钗的李妃端着一个笸箩,正坐在院中的槐树下拣⽩果。她一抬头看见进到寺庵一个男子时,先吃了一惊。待认出来客是陛下时,一时竟愣在了那里!武帝数月思念,如今乍见李妃,看她虽未施脂粉,觉得比宮中更清丽可了。不觉眼中一热,叫了声:“妃…”便顿住了。

  李妃喜极而泣,赶忙又拭⼲了泪,笑地唤公主来见⽗皇——贺公主应声而出,见面前竟是数月未见的⽗皇。她怔了一下,竟像儿时一样奔过来,一边搂住⽗皇的脖子:“⽗皇!女儿天天做梦都梦见你…”一边早已呜呜咽咽起来。

  武帝两眼也润了。他轻轻地拍着公主的背:“贺儿不哭,⽗皇这不是来看你来了吗?来,⽗皇看看,朕的女瘦了没有?”一家三口就坐在院子的树荫下闲话着家常。李妃忙将平素晒的野果端出来,用细小荆条编成的小筐盛了,还有⻩的野梨、橙的海棠、红的柿子等鲜果,也一同端了出来。

  公主把翰成在少室山顶专为娘娘、公主采制的松萝茶取出来,拿山泉煮沸的⽔泡了冲在一个小竹茶瓯里,双手捧着递给⽗皇:“⽗皇,你尝尝这山茶醇不醇?”见⽗皇一心品着茶,贺公主又拿了个蒲团放在⽗皇⾝边,半跪半坐地斜伏在⽗皇的膝上,一面仰脸微笑着听⽗皇和⺟妃说家常话,一面用小石锤为⽗皇敲开粒粒満的松子儿,剥出仁儿来,放在手中吹净了,放在⽗皇嘴里。

  此情此景,融融亲情,令武帝的心又温暖又软和。

  即令受天下人山呼万岁、为群臣叩拜时的皇权威严,也比不上这种自然和亲情的享受啊。

  炊烟袅袅后,小院当中的小方桌已摆上了几碟山菜,一阵粥香随风飘来。公主把一碗杂米粥捧给⽗皇,武帝尝了尝,连声夸道:“朕在宮中这么多年,也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的粥饭!”公主偎在武帝膝边,嘻嘻笑着说:“⽗皇,这可是女儿亲手舀的⾕米熬出来的粥,你可要多吃几碗。”武帝放下粥碗,不觉噙泪道:“娥姿,待我平定南北、海內清平、‮家国‬
‮定安‬之时,立马禅位于太子,也来到这里和你们一起过⽇子。”李妃深深地望着陛下,咬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知道他说的是实心话,因为他一向喜宁静和自然,喜简朴和素食。

  晚上,就着当院月光,公主为⽗皇端上来一铜盆热腾腾的洗脚⽔。

  武帝见那⽔中有些⽔草浮着,又闻着⽔汽有些药香味,便问:“这是什么⽔啊?”贺公主笑道:“⽗皇,这是女儿在山上采的药草。用这⽔洗了脚,不仅可以安眠消乏、心神宁静,也可使脚底松软,祛除脚病。⽗皇,在宮中都是⺟亲为你洗脚。今晚,女儿也要给⽗皇洗一次脚。”贺公主跪在草垫上,为⽗皇脫去袜屦,捧着⽗皇的脚轻轻放在盆內浸泡着、捏着。

  武帝享受着子女儿的亲情,望着半轮斜月挂在前面大殿的挑檐,听山风吹拂树叶和风铃的清响,直有些微微醺醉、不知天上人间的觉…这是一个静谧如梦的夜晚。

  耳旁是杜鹃的悠远啼声,李妃和往昔一样,如绸的手儿轻轻地为他捏着脊骨、‮摩抚‬着额头。

  此时的武帝觉得皇宮似乎离自己很远很远。天下,疆场,权力…一切俗世累人的东西,都已淡然遁去…太子再没有料到:⽗皇竟会微服布⾐,一路攀山登岩地来到山顶。

  望着⽗皇显得憔悴和苍老的面目颊,太子不住热泪迸溅,长跪谢罪道:“⽗皇,恕儿臣不孝之罪…”陛下怜地搀太子起⾝,一边自责道:“皇儿,只怪⽗皇忙于国事,致皇儿罹此灾险…”太子跪在那里垂泪不已。

  “⽗皇今天是专门上山接皇儿回宮的。皇儿⾝子既已康复,朝廷‮家国‬万机待理,皇儿就随⽗皇回宮去吧,早晚也可替⽗皇分担料理一些。”“⽗皇,皇儿愿意回宮,也愿意早晚孝奉于⽗皇膝下。可是⽗皇…皇儿真的不想再做什么太子了。⽗皇,皇儿是怕担不起朝国江山的万钧重任,使⽗皇失望…”太子垂泪不已,跪在地上恳请⽗皇恩准。

  武帝叹了一声:“皇儿,皇儿再累,比得上⽗皇当初在相擅权时还累吗?莫非⽗皇就不是⾁⾝凡体,不知这朝国万机的繁重吗?“皇儿,⽗皇若只为自己清静享乐和奢华逸,何苦还要艰辛忧虑地做这个皇帝?皇儿尚且不愿替⽗皇分担这份重担,外人又能靠得住吗?”太子泣不成声:“⽗皇是天生明主!儿臣是怕…毕尽一生也学不会⽗皇的王者之道啊。”武帝抚着太子的头:“皇儿,王者之道,皇儿只须悟透四字⾜矣。”“哪四个字?”太子急切地问。

  “独处之道!”“⽗皇,儿臣愚钝,请⽗皇明示。”“有谁能得知天如何?”太子望着⽗皇的眼睛,费力地悟着⽗皇的话。

  “皇儿,你私通寺院,⽗皇当众责打于你,还有何人敢再议及此事?诏令周将军归里养伤,是因为⽗皇看出他果有英雄之气。然少年得意往往不知天⾼地厚,若无坎坷,非是自折便要折人。若一蹶不振,匹夫之志如何堪当朝廷大用?若果然挟持者甚大,必能忍尽人臣所不能忍者。一⽇得皇儿重新提携,不仅历练稳健,亦必将赴汤蹈火,忠诚皇儿…”太子抬起脸来,満眼热泪、満怀敬仰地望着⽗皇那充満睿智的双眼,伏下⾝子深深三叩,尔后抖着嘴说:“⽗皇!孩儿铭记⽗皇教诲…”虽知五脉余毒尚未驱尽,至少还要三四旬才可确保无碍,然太子情知⽗皇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及早完成南北平定、九州一统的帝王大业。自己若不回宮代为署理朝国万机,⽗皇就无法去率军南征北战、扫平‮合六‬。于是也顾不得许多了,当下答应⽗皇立即回京。

  太子回京不几⽇,张宮监便带着朝廷的一道圣旨匆匆来到山上:“…周翰成将军外伤既愈,诏敕还归东宮,仍复其宣威将军之职,着即⽇起回京复命…”似乎是在‮夜一‬之间,辉煌和梦想突然失而复得。

  慧忍接旨后,不觉心热气躁、六神不宁了。

  这份圣旨拟得含而不露,进退自如。此时自己只要回京复命,公主、娘娘和⺟亲就再也不会为他受苦心了。等待他的亦将是锦绣前程、沙场勋绩,一切都将⽔到渠成。

  圆月如镜,清辉若⽔。

  他拿出师⽗传下的青铜宝剑,豪情澎湃地于山间月下舞了一阵。耳旁山风厉厉、林涛汹汹,剑气与月光纠葛,英姿与峭壁对峙。

  收剑归鞘时,慧忍扶剑望月,蓦然记起师⽗的重托和⾝肩的弘法大义来。

  他彷徨于山间,打坐在煌煌月下,屏息禅悟,祈求师⽗在冥冥之中能为自己廓清茫。

  当启明星跃出暗夜的天幕时,他终于得到了某种启示:佛法未复,道场未兴,何来机缘之说?他岂能仅仅为了一己名利、眼前荣华和儿女私情而背叛信念、⼊世还俗?他料定,朝廷发出这份圣诏之后,一定还会再次派人来到山上寻找自己,故而必得尽快离开此地,方可得以清静自在。虽说太子的情形仍旧令人担忧,好在太子离山之前他曾叮嘱过:半年之內只要不遇惊震,辅之以自己开出的药方每⽇调理,太子五內痛和神志蒙之症一般就不会再发作了。

  黎明到来之前,慧忍一面命人赴京回复陛下的诏令:“…微臣外伤虽愈,奈镖毒已侵⼊⾎脉尚未尽除。臣请恩准微臣在山中继续疗养,痊愈之后即刻回复圣命…”一面却带着两个小师弟,匆匆收拾法物行李,仍旧回到人迹罕至的少室山密林幽⾕潜⾝修行… Www.BAniANxS.CC
上一章   断臂方丈   下一章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断臂方丈》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断臂方丈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芦雅萍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