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诗经原文及翻译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2277 |
上一章 命之天维 下一章 ( → ) | |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注释 ⑴维:语助词。 ⑵。于(wū):叹词,表示赞美。穆:庄严粹美。 ⑶不(pī):借为“丕”大。 ⑷假:通“嘉”美好。溢:马瑞辰《⽑传笺通释》:“《尔雅·释诂》:‘溢、慎、谧,静也。’…诗言‘溢我’,即慎我也,慎我即静我也,静我即安我。” ⑸骏惠:郑笺训为“大顺”马瑞辰《⽑诗传笺通释》:“惠,顺也;骏当为驯之假借,驯亦顺也。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 ⑹曾孙:孙以下后代均称曾孙。郑笺:“曾,犹重也。”笃:指笃行,行事一心一意。笃,厚。,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译文 是那上天天命所归,多么庄严啊没有止息。 多么庄严啊光辉显耀,文王的品德纯正无比。 美好的东西让我安宁,我接受恩惠自当牢记。 顺着我文王路线方针,后代执行一心一意。 鉴赏 《维天之命》是《周颂》的第二篇,无韵,篇幅不长,充満了恭敬之意、颂扬之辞。诗为祭祀周文王之作(《⽑诗序》所谓“大平告文王也”),因文本中有“文王之德之纯”、“骏惠我文王”等句可证,古今并无异议,但对成诗之时,则汉儒、清儒之说有分歧。郑玄笺云:“告大平’者,居摄五年之末也。文王受命,不卒而崩,今天下太平,故承其意而告之,明六年制礼作乐。”他认为此诗作于周公摄政五年之冬。而陈奂《诗⽑氏传疏》则云:“《书·雒诰》大传云:‘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维天之命》,制礼也;《维清》,作乐也;《烈文》,致政也。三诗类列,正与大传节次合。然则《维天之命》当作于六年之末矣。《雒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郑注云:‘周公制礼乐既成,不使成王即用周礼,仍令用殷礼者, ![]() 此诗內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四句说文王上应天命,品德纯美;后一部分四句说文王德业泽被后代,后代当遵其遗教,发扬光大。读者稍加注意,便会发现前后两部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前一部分有一个逆挽,也就是说,今传文句将原该是“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纯,于乎不显”的平行结构在句子的排列组合上作了小小的变化。语义丝毫未变,但效果却很不一样,两个“于”字的叠合,更显出叹美庄敬之意。而后一部分没有用 ![]() ![]() 从诗的句式看,此诗中第四句“文王之德之纯”与第七句“骏惠我文王”完全可以 ![]() ![]() 至于说此诗的內容,实在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颂扬文王德配上天,对其美德顶礼膜拜,正是周公摄政制礼,确定祭祀文王的规格仪轨之后,创作祭舞祭歌的必然主题。而因其言词古直,情意朴素,尚无矫 ![]() ![]()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诗经原文及翻译》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诗经原文及翻译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佚名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