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小说网为读者推荐诗经原文及翻译手机小说无删 |
![]() |
|
八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3508 |
上一章 齐思 下一章 ( → ) | |
思齐大任,文王之⺟,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 ![]() 雍雍在宮,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 ![]()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注释 (1)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 ![]() (2)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之 ![]() (3)京室:王室。 (4)大姒:即太姒,文王之 ![]() (5)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6)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7)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8)恫(tōnɡ):哀痛。 (9)刑:同“型”典型,典范。寡 ![]() ![]() (10)御:治理。 (11)雝(yōnɡ)雝:和洽貌。宮:家。 (12)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13)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临:临视。 (14)无 ![]() ![]() (15)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1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17)式:适合。 (18)⼊:接受,采纳。 (19)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20)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21)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 ![]()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民人。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鉴赏 《思齐》全二十四句,⽑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相比较而言,⽑传的划分更为合理,故后代大多从之。 首章六句,赞美了三位女 ![]() ![]() ![]() ![]() 《⽑诗序》谓此诗主旨是“文王所以圣也”孔颖达疏曰:“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所生。文王自天 ![]() ![]() ![]() 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后三句言文王以⾝作则于 ![]() ![]() ![]() ![]() ![]() ![]() ![]() 从第三章开始,每章由六句转为四句。第三章的前两句承上章的后三句而来,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作则,为人表率。后两句“不显亦临,无 ![]() ![]() ![]() ![]() ![]() 如果说第三章言文王“修⾝”的话,那么最后两章就是“治国”了,所以方⽟润说:“末二章承上‘家邦’推广言之。”(《诗经原始》)第四章的前两句“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谓文王好善修德,所以天下太平,外无西戎之患,內无病灾之忧。诸家有关“瑕”、“殄”二字的解释五花八门,繁不胜繁。其实这二字意义相近,《尚书·康诰》有“不汝瑕殄”“瑕”“殄”并称,孔安国传曰:“我不汝罪过,不绝亡汝。”可见二字均有伤害、灭绝之义。第四章后两句“不闻亦式,不谏亦⼊”各家的解释亦是五花八门,越说越糊涂,还是《诗集传》说得最简单明了:“虽事之无所前闻者,而亦无不合于法度。虽无谏诤之者,而亦未尝不⼊于善。” 最后一章不难理解,主要讲文王勤于培养人才,只是最后一句“誉髦斯士”稍有争议。⾼亨《诗经今注》说:“‘誉髦斯士’,当作‘誉斯髦士’,‘斯髦’二字传写误倒。《小雅·甫田》:‘燕我髦士。’《大雅·棫朴》:‘髦士攸宜。’都是髦士连文,可证。”其实不必这样推断。“誉”是好的意思“髦”是俊的意思,在此均用作动词“誉髦斯士”就是“以斯士为誉髦” 薛瑄说:“《思齐》一诗,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见《传说汇纂》)确实,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上的完満体现。 wWw.bAnIanXS.cC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八年小说网整合提供《诗经原文及翻译》各网络平台文字版资源首发阅读,为读者推荐诗经原文及翻译手机小说无删,阅读原创章节,就上佚名小说网 |